知识写作网

休克病人卧位「休克病人的卧位是」

好久不见,今天给各位带来的是休克病人卧位,文章中也会对休克病人的卧位是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正确的休克卧位是

【答案】:E 抢救休克患者时,休克病人应去枕平卧,必要时可以将病人的双下肢抬高约30°,以增加回心血量。

 休克病人卧位「休克病人的卧位是」-图1

【答案】:E 昏迷患者应取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休克患者可取去枕平卧位,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

休克病人应取上身、下肢各适当抬高10°~30°(仰卧中凹位),以增加静脉回心血量和减少呼吸负担。

休克患者采取下肢抬高15°~20°,头部和躯干抬高20°~30°的特殊体位,可适当增加回心血量,缓解休克症状。问题 2 答案解析:D 低半坐位卧式能降低腹部张力,减轻疼痛,有利呼吸和咳嗽排痰,有利引流。

【答案】:C 对于休克病人宜取中凹位,即头和躯干抬高200~300、下肢抬高150~200,可防止膈肌及腹腔脏器上移而影响心肺功能,并可增加回心血量及改善脑血流。

 休克病人卧位「休克病人的卧位是」-图2

休克患者应取何种体位?为什么?

昏迷患者应取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休克患者可取去枕平卧位,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

休克患者一般采取平卧位或将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可防止膈肌及腹腔脏器上移而影响心肺功能,并可增加回心血量及改善脑血量。

对于休克病人宜取中凹位,即头和躯干抬高200~300、下肢抬高150~200,可防止膈肌及腹腔脏器上移而影响心肺功能,并可增加回心血量及改善脑血流。

【答案】:E 休克病人应取上身、下肢各适当抬高10°~30°(仰卧中凹位),以增加静脉回心血量和减少呼吸负担。

 休克病人卧位「休克病人的卧位是」-图3

休克病人取何种卧位?

1、【答案】:E 抢救休克患者时,休克病人应去枕平卧,必要时可以将病人的双下肢抬高约30°,以增加回心血量。

2、休克病人应取上身、下肢各适当抬高10°~30°(仰卧中凹位),以增加静脉回心血量和减少呼吸负担。

3、对于休克病人宜取中凹位,即头和躯干抬高200~300、下肢抬高150~200,可防止膈肌及腹腔脏器上移而影响心肺功能,并可增加回心血量及改善脑血流。

4、【答案】:E 休克卧位为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使膈肌下移,减轻心脏负担,改善肺功能,增加回心血量,改善脑血流。

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取什么卧位

1、体位:取休克卧位(头躯干抬高 15-20 度,下肢抬高 20-30 度), 心源性休克同时伴有心力衰竭的病人取半卧位。

2、注意给体温过低的休克病人保暖,盖上被、毯。但伴发高烧的感染性休克病人应给予降温。4必要的初步治疗。因创伤骨折所致的休克给予止痛,骨折固定;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适当的镇静剂;心源性休克给予吸氧等。5注意病人的运送。家里抢救条件有限,需尽快送往有条件的医院抢救。对休克病人搬运越轻越少越好。

3、平卧位,下肢应略抬高,以利于静脉血回流。保持呼吸道通畅,尤其是休克伴昏迷者。注意给体温过低的休克病人保暖,盖上被、毯。必要的初步治疗。因创伤骨折所致的休克给予止痛,骨折固定;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适当的镇静剂;心源性休克给予吸氧等。注意病人的运送。

4、(1)初始治疗为经面罩或鼻导管吸氧;吗啡、袢利尿剂、强心剂等经静脉给予。使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减少下肢静脉回流。(2)病情仍不缓解者应根据收缩压和肺淤血状况选择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正性肌力药、血管扩张药和血管收缩药等。

5、心源性休克的保健护理采取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的体位,以增加回心血量和减轻呼吸困难。也可采取平卧位,以利于脑部血液供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无论是平卧位还是中凹位,头都应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分泌物,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及节律的变化,注意有无呼吸困难、三凹症等。

小伙伴们,上文介绍休克病人卧位的内容,你了解清楚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任何问题可以给我留言,让我们下期再见吧。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