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访客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破伤风病人病房要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几个相关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某破伤风患者,神志清楚,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抽搐,所住病室环境下列哪...
1、破伤风患者环境要求:将患者安置于隔离病室,保持安静,减少一切刺激,遮光,防止噪音,温度18~20℃,湿度约60%,治疗及护理等操作应集中,可使用镇静剂30分钟内进行,以免打扰病人而引起抽搐。
2、患者林某,因破伤风入院,神志清楚,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抽搐。
3、【答案】:C 破伤风患者应住单人病室,环境应尽量安静,防止光声刺激。注意防止发生褥疮。控制和解除痉挛是治疗破伤风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如能做好,在极大程度上可防止窒息和肺部感染的发生,减少死亡。
4、故此患者病室内光线充足不妥,选C。【答案】D。解析:破伤风抽搐时控制痉挛的主要措施是按时用镇静剂。【答案】B。解析:该患者考虑破伤风感染,首 选青霉素治疗。
5、【答案】:A 防治并发症,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支持疗法和应用抗生素,首选的抗生素是青霉素。
病人休养适宜的环境是
考点:病区的物理环境;精析:病室适宜的温度一般冬季为18~22℃,夏季19~24℃,儿科病室22~24℃之间,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
一般病室适宜的温度为18~22℃;婴儿室、手术室、产房等,室温调高至22~24℃为宜。室温过高时,机体散热受到影响,不利于体力的恢复,病人感到烦躁,呼吸、消化功能均受干扰。
【解析】温度:一般病室适宜的温度为18~22℃;婴儿室、手术室、产房等,室温调高至22~24℃为宜。湿度:病室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产妇病室既应该保暖也需开窗通风。破伤风病人应置于光线暗些的病室,减少刺激。
破伤风有哪些症状
1、破伤风典型的临床表现是肌肉痉挛性收缩。阵发I生肌肉强烈痉挛,首先影响咀嚼肌,随后影响的肌群顺序是:面部表情肌,颈、背、腹、四肢肌,最后是膈肌。相应最先出现的表现是:张口困难(牙关紧闭)。
2、早期症状 在早期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为全身不适,肌肉酸痛等。接着是嚼肌痉挛所致的张口困难,一般程度的张口可以做到,但是张口越大越不容易做到,而且还有可能越想张口,反而嘴闭的越紧。
3、轻型轻型破伤风患者由于伤口仅次于远离头部和脊柱的部位,如足部,同时伤口较浅,污染也较轻,所以病情较轻。表现为潜伏期长,一般在14天以上;病后5-6天才有肌肉痉挛发作,于面部出现苦笑容和牙关紧闭,但程度较轻。
4、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接生时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剪刀剪断脐带,或接生者双手不洁,或出生后不注意脐部的清洁消毒,致使破伤风杆菌侵入而引起。
5、破伤风典型症状是在肌紧张性收缩的基础上,阵发性强烈痉挛,通常最先受影响的肌群是咀嚼肌,随后顺序为面部表情肌、颈、背、腹、四肢肌,最后为膈肌。
6、破伤风发作期:典型的发作症状是全身或局部肌肉强直性痉挛和阵发性抽搐。(1)肌肉强直性痉挛:首先从头面部开始,进而延展至躯干四肢。其顺序为咀嚼肌、面肌、颈项肌、背腹肌、四肢肌群、膈肌和肋间肌。
破伤风治疗方法有哪些?
1、(1)西医药治疗。①伤口处理:清创消毒,3%双氧水或1:4000高锰酸钾液湿敷。②抗毒素治疗:抗毒素1万~10万单位,一次性静滴,幼儿1500~10000单位,一次性静滴;TIG一次3000单位肌注,分3等份肌注3个部位。
2、清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等。药物治疗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在破伤风早期,用抗毒素中和游离的毒素,用青霉素抑制破伤风梭菌。
3、(1)局部伤口处理:彻底清创,用过氧化氢或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充分引流。(2)控制和解除痉挛:病情较轻者,用安定10~20毫克,1/4小时肌注或静脉注射,痉挛控制后剂量改为5毫克,每天三次口服。
4、抗毒素的治疗 破伤风抗毒素(TAT)能中和处于被吸收过程中的毒素,为保证疗效,治疗时必须给予大剂量的抗毒素。入院当日静脉滴注5万U破伤风抗毒素,此后每日静脉滴注1万U,总量可用到20万U。
各位小伙伴们,我刚刚为大家分享了有关破伤风病人病房要求的知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需要解决,欢迎随时提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