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写作网

小学科学三年级试题及答案,小学科学三年级期末试卷

大家好!小编今天给大家解答一下有关小学科学三年级试题及答案,以及分享几个小学科学三年级期末试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试题及答案三套

分别说说秋天和冬天里的人、动物、植物各有什么特点。答案 沙土、黏土、壤土。腐殖质。这道题有问题,因为种子有“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的种子”。

小学科学三年级试题及答案,小学科学三年级期末试卷 -图1

【篇一】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知识展示台。 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种子等器官。植物的()能给它自己制造“食物”。 蚕的一生会经历( )、幼虫、()、成虫四种形态的变化,这一过程称为( )。

【答案】: (1)表层土 下层土 (2)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 腐殖质 (3)腐殖质 (1)改:不是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2)改:贫瘠的土壤可以通过增加腐殖质加以改良。

零下10摄氏度可以写成 0下10℃。 ( )选择(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10分(每题2分)下列物质中---能溶解在水中。 ( )A粉笔灰 B面粉 C味精 狗在夏天伸舌头是因为---。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1、我会填。(每空2分,共30分)植物按生存环境的不同,可以分为()植物和()植物。造纸术是我国的()发明之一,它的发明者是()。

小学科学三年级试题及答案,小学科学三年级期末试卷 -图2

2、三年级上册科学练习册答案如下:我会填。陆生水生四大蔡伦头,胸,腹,触角,足。水和空气略木本、草本。错错错错错。

3、像樟树这样茎比较硬的植物叫做 木本 植物,因为它长在陆地上,所以又叫做 陆生 植物;像金鱼藻这样茎比较软的植物叫做 草本 植物,因为它长在水里,所以又叫做 水生 植物。

科学三年级下册试卷及答案

填空题(36分)拉笛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音调高低的,是( )越长,音调越( )。( )使我们烦燥,有的甚至令我们身体受损。光是沿( )传播的。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 )和( )。

判断与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平时上课的听讲能力,有些问题不易判断,关键看学生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是否注意观察。连线、分类及谚语题是课本知识的一次升华,考察学生是否能够做到学有所用。

小学科学三年级试题及答案,小学科学三年级期末试卷 -图3

凤仙花的身体由 、 、 、花、 、种子六个部分组成。蚕是吃 长大的。养蚕、抽取 是我国重大发明之一。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了水滴,这种现象叫 。

填空:38分(每题2分)按土壤中所含沙和黏土的多少,我们可以把土壤分为___、___、___。腐烂的植物和动物的遗体,统称为___。它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肥料。

选择(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10分(每题2分)下列物质中---能溶解在水中。 ( )A粉笔灰 B面粉 C味精 狗在夏天伸舌头是因为---。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篇一】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知识展示台。 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种子等器官。植物的()能给它自己制造“食物”。 蚕的一生会经历( )、幼虫、()、成虫四种形态的变化,这一过程称为( )。

对答如流(共6分)(至少答三点,答对1点2分)承包公共绿地,做护绿小队员;变废为宝,给垃圾分类;植树造林,避免水土流失;作好环保宣传;牢固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填空题 (每空1分,共15分)平年的二月有( ) 天,闰年有( )天。十月份有( )个星期零( )天 平年的二 、三月份共有 ( )天。

三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填空题(36分)拉笛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音调高低的,是( )越长,音调越( )。( )使我们烦燥,有的甚至令我们身体受损。光是沿( )传播的。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 )和( )。

一次性木筷及卫生又方便环保。 ( )百叶箱里放置的测量仪器有干湿计、气压计、温度计 ( )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在中午12点。 ( )我会选(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下列物质中___能溶解在水中。

A、从上往下看 B、视线于温度计持平 C、从下往上看 原来浮起的马铃薯,使用那种方法可以使它下沉。( )A、加盐 B、加清水 C、加糖 下类哪种物质不是混合物。

对答如流(共6分)(至少答三点,答对1点2分)承包公共绿地,做护绿小队员;变废为宝,给垃圾分类;植树造林,避免水土流失;作好环保宣传;牢固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凤仙花的身体由 、 、 、花、 、种子六个部分组成。蚕是吃 长大的。养蚕、抽取 是我国重大发明之一。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了水滴,这种现象叫 。

小伙伴们,上文介绍小学科学三年级试题及答案的内容,你了解清楚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任何问题可以给我留言,让我们下期再见吧。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