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写作网

工伤保险条例第64条的简单介绍

接下来,给各位带来的是工伤保险条例第64条的相关解答,其中也会对进行详细解释,假如帮助到您,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下班途中被自行车撞伤属于工伤吗?

1、法律主观:上下班途中被车撞了属于工伤吗,如何赔偿 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的有关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职工应当认定为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第64条的简单介绍-图1

2、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以上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或者事故伤害的,属于工伤。

3、法律分析:可以认定为工伤。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认定工伤的条件上,已经对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是否属于工伤做了明确规定。

4、上下班途中骑自行车不小心摔倒不是工伤。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被认定为工伤。

工伤的工资如何计算

1、法律主观:在停工留薪期内,工资按受工伤前的工资计算,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原工资、薪水、福利、保险等待遇不变的期限。

工伤保险条例第64条的简单介绍-图2

2、工伤期间工资怎么计算 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后,在工伤治疗期间,需要停工留薪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3、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受事故伤害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60%。

4、那么,工伤期间工资怎么算?工伤期间工资怎么算?【1】工伤导致员工休息几天 如果不是很严重只需要休息几天即可完好如初的工伤,工伤医疗费用需要医院开证明,然后拿到企业的相关部门报销,同意后100%的报销。

停工留薪期间工资怎么算

1、法律主观:计算公式:停工留薪工资=本人工资*停工留薪月数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保险条例第64条的简单介绍-图3

2、停工留薪期工资计算公式:停工留薪工资人工资X元*停工留薪月数。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3、停工留薪期的工资,按照职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来计算。职工所在的单位需要按月支付给职工。并且职工还可以依法从工伤保险基金中获得治疗费用、伙食补助费、以及交通、食宿等费用的赔偿。

诚请法律人员解释《工伤保险条例》第64条第2款

1、第六十四条 本条例所称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2、见:《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第二款: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3、职工突发疾病死亡申请工伤须按期报告关于职工因突发疾病死亡申请工伤认定,《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属于视同工伤。

工伤保险第六十四条规定内容

工伤保险第三十三条和第六十四条有一定联系。工伤保险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本条例所称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第一条 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 本条例所称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各位小伙伴们,我刚刚为大家分享了有关工伤保险条例第64条的知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需要解决,欢迎随时提出哦!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