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写作网

规章制度程序条例》,规章制度管理办法

欢迎进入本站!本篇文章将分享规章制度程序条例》,总结了几点有关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的解释说明,让我们继续往下看吧!

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在哪一年进行了修订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由国务院于2001年11月16日公布,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2017年1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94号《国务院关于修改〈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的决定》修订。

规章制度程序条例》,规章制度管理办法 -图1

年度规章制定工作计划在执行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对拟增加的规章项目应当进行补充论证。第三章 起草第十四条 部门规章由国务院部门组织起草,地方政府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组织起草。

法律分析:2000 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并于当年7 月1日起实施。2015年3月15号,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修改后新的《立法法》。

第十条 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拟定法规和制定政府规章的立法建议,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执行;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提出拟定法规和制定政府规章的立法建议,有关部门在立项过程中要充分考虑。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规章备案程序

1、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修改、废止和批准地方性法规的程序参照上述程序。

规章制度程序条例》,规章制度管理办法 -图2

2、法律、法规等上位法的规定进行。备案完成后,行政法规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3、【答案】:A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30日内依照下列规定报有关机关备案。

4、备案是什么意思?备案是把一些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即使已经记录过很多次的东西。一些有关个人的重要信息储存在档案里面,有利于之后再次查找,可以减少麻烦,缩减无谓的查找过程。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

制定地方性法规的程序大体分为五个阶段:(1)地方性法规草案的提出;(2)地方性法规草案的审议;(3)地方性法规的通过。

规章制度程序条例》,规章制度管理办法 -图3

法律分析:《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是为了规范行政法规制定程序,保证行政法规质量,根据宪法、立法法和国务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制定的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由国务院于2001年11月16日公布,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据《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4条规定,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称“条例”,也可以称“规定”,“办法”等。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制定的行政法规定,称“暂行条例”或“暂行规定”。

以上内容就是解答有关规章制度程序条例》的详细内容了,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为您解决一些疑惑,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反馈,谢谢阅读。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