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写作网

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新条例」

朋友们,你们知道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个问题吗?如果不了解该问题的话,小编将详细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从哪一年开始实施的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旨在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工作透明化和公众信任度提升。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2007年4月24日通过,于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

 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新条例」-图1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2008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根据该条例,行政机关需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此外,各级人民政府应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配备必要设施,以便公众获取信息。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7年4月5日发布,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的时间是:2008年5月1日起施行。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读本图书目录

全面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建设公开透明廉洁高效政府,是代序中提出的重要目标。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相关内容,包括国务院令、条例本身、国务院办公厅的意见、以及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的解

 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新条例」-图2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全文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制定本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章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和程序,以确保公众能够便捷获取信息。第十五条指出,行政机关应通过政府公报、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传统媒体等途径主动公开信息,确保公众知情权。第十六条规定,各级政府需在国家档案馆和公共图书馆设置查阅设施,提供电子和实体查阅便利。

第一条 为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实施,制定本办法。

中国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是什么 政府信息公开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条例的核心内容。国外立法一般都没有对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范围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新条例」-图3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章 方式和程序 第十五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有哪些?

1、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故正确答案为ABCD。

2、政府公开信息的主要方式是报纸,网站,电视广播等便于公众知晓的途径,依申请公开的事项依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予以提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五条、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

3、法律分析:形式:报纸;网站;电视广播等便于公众知晓的途径;依申请公开的事项依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予以提供。主体: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

4、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方式是权威报刊,网络平台,电视媒体等平台,应该说现在政府所选择的信息公开的方法都是非常便民接地气的,而且政府也充分保障了对公开的这些信息民众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正好行政单位也可以根据绝大多数网民的意见确定执政方案。

5、法律分析:政府公开信息的主要方式是报纸,网站,电视广播等便于公众知晓的途径,依申请公开的事项依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予以提供。行政机关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告栏、电子信息屏等场所、设施,公开政府信息。

6、法律分析:行政机关公开的政府信息途径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各级人民政府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属于公文吗?

1、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而制定的。是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不属于公文。

2、不是公文,是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主要有13种: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1意见;1函;1会议纪要。“条例”不在其中。

3、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4、行政机关所有公文不是全部都需要公开的。行政机关认为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公开后可能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的,应当书面征求第三方的意见;第三方不同意公开的,不得公开。

5、您好:前三个是属于公文中的规范性文件,而决定是属于指令性文件。

6、在法律上,政府信息公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和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动将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或依申请而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的制度。法律依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公文种类主要有:(一)决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主动公开贯彻落实农业农村政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运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宅基地使用情况审核、土地征收、房屋征收、筹资筹劳、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政府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五条,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六条,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

法律主观: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的情况下,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不能擅自进行认定,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报请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保密工作部门确定。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明确审查的程序和责任。

《出版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公民依法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予以保障。公民在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促进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执行案件信息,充分发挥执行案件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服务作用,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最高人民法院从2009年3月30日起向社会开通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

介绍人意见:根据被介绍人的表现写出综合性的意见,写明被介绍人的优点和缺点;表明对被介绍人能否入团的态度;介绍人签名。支部大会决议:应写明本次支部大会召开的时间,本团支部共有团员总数,实际出席本次支部大会的团员数,讨论的意见综述及表决结果,并由支部书记签名。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属于国家公文吗

1、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而制定的。是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不属于公文。

2、不是公文,是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主要有13种: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1意见;1函;1会议纪要。“条例”不在其中。

3、政府信息公开,答复没有加盖公章,只要是取得的渠道合法,其内容应该是有法律效力的,因为,有些政府公开的信息,并不是公文或者文件形式,因此,不必要求每一份文件都要加盖公章。

4、政府信息公开,答复没有加盖公章,只要是取得的渠道合法,其内容应该是有法律效力的,因为,有些政府公开的信息,并不是公文或者文件形式,因此,不必要求每一份文件都要加盖公章。法律分析公告具有法律效力。公告是指政府、团体对重大事件当众正式公布或者公开宣告,宣布。

以上内容就是解答有关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详细内容了,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为您解决一些疑惑,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反馈,谢谢阅读。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