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写作网

问责条例应会

各位访客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问责条例应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几个相关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问责条例系列解读七:错问责、问错责,应该怎么办?

《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问责对象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问责决定之日起1个月内,向作出问责决定的党组织提出书面申诉。

问责条例应会-图1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认真贯彻问责条例,就能将从严治党的整体责任,转化为各级党组织的具体责任;把中央的担当精神,转化为各级党的领导干部的担当行动,使“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成为党的干部的自觉意识。

对党组织的问责,根据危害程度以及具体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检查。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并切实整改。(二)通报。责令整改,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三)改组。

问责条例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规定实行什么: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规定实行终身问责,对失职失责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不论其责任人是否调离转岗、提拔或者退休等,都应当严肃问责。

法律主观: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是对2016年的条例的完善修订。 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从2019年9月1日起施行,2016年7月8日印发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即日起失效。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第一条 为全面从严治党,规范和强化党的问责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一条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据党章和宪法、法律,结合党的建设的实践制定。

条例是对党章规定的细化延伸,是对党内其他问责规定的归纳提炼。将制定条例与正在修订的党内监督条例、已经施行的党纪处分条例统筹考虑,与现行党内法规中有关问责规定相互衔接。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第一条 为全面从严治党,规范和强化党的问责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解读:本条规定了“目的和依据”。

问责和处分有什么区别?问责条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法律分析:区别有:问责和党政纪处分的主体不同。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问责的主体一般是党委、政府或者政府的工作部门。而给予党政纪处分的实施主体一般是纪检监察机关。

2、问责和处分有什么区别问责和处分的区别在于主体、客体、形式不同。处分包括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理官员队伍的决心。

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七条 违纪行为有关责任人员的区分:(一)直接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起决定性作用的党员或者党员领导干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问责条例应会制定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