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写作网

劳动法律法规条例-劳动法律条例

大家好呀!今天小编发现了劳动法律条例的有趣问题,来给大家解答一下,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阅读吧!

劳动者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7年12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 行政法规 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1981年3月14日)。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年7月21日)。

劳动法律法规条例-劳动法律条例-图1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关系”并且要求用人单位严格遵守工时、工资、劳动定额等劳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法来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其中包括劳动合同、工资、休息时间、保险福利、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最低工资规定》是为了规范最低工资标准及其相关标准,维护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合法权益制定的部门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是为了保障公民享有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制定的法律。

劳动者具体有以下七项权利:劳动者有权向用人单位了解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等情况。

劳动法律法规条例-劳动法律条例-图2

劳动者离职:经济补偿劳动者离职时要确认自己是否有权取得经济补偿。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有

1、法律分析:《劳动法》《公司法》《工会法》等有关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还有《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

2、法律分析:我国很重视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颁布实施了多项法律法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就业促进法》、《工会法》都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做出相关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法来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其中包括劳动合同、工资、休息时间、保险福利、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劳动法律法规条例-劳动法律条例-图3

4、劳动关系的这种现状,迫切需要通过劳动法律法规加以调整,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并颁布实施的。

5、第七条 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 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第八 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

劳动法法律法规大全

1、法律主观:劳动法对劳动合同及劳动关系作了如下的规定: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2、最新劳动法全文包括总则、就业促进、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争议、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共十三章一百零七条。

3、劳动法相应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07年8月30日)。

4、中国先后制定了《劳动保险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这些和相关的司法解释一起,构成了广义上的劳动法。

劳动法对用工的规定

企业自主招聘劳务派遣用工非全日制用工全日制用工,签订固定劳动合同期限的用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工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劳动合同期限的用工。

全日制用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小时的工时制度。

法律主观:劳动法对工作时间的规定是:每日不得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不得超过四十四小时,在此基础上每周应当至少保证劳动者休息一日。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用人单位可以酌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关于试用期和签订劳动合同。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在三年之内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和以前相比,同样条件下的试用期从原来的三个月减少到现在规定的两个月,缩短了一个月。

所以,法律上设定童工为不满16周岁的用工。任何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如果招用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劳动的,是招用童工性质,属于违法行为。这是国家法律对低龄未成年人的重点保护措施。

劳动法劳动时间的规定

1、法律分析:劳动法规定一个月最多工作208个小时,具体是根据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以及每周至少休息一天的时间来计算的。计算方法为劳动时间乘以劳动天数得出的。

2、法律主观:《劳动法》规定的工作时间:劳动者每日工作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不超过44小时。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

3、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4、标准工时制法律法规的标准工时制仅有三个主要标准,且务必与此同时达到:每日工作中不超过8小时;每星期工作中不超过40小时;每星期最少歇息一天。

5、第三条 国家实行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44小时的工时制度。第四条 在特殊条件下从事劳动和有特殊情况,需要适当缩短工作时间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6、符合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规定的,用人单位应当依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 支付经济补偿金 。

新劳动法请事假规定

1、法律主观:事假的请假制度一般由单位制定,在劳动法中对于请事假没有明确规定。员工因个人或家庭原因需要请假的可以请事假,事假为无薪假,事假以天或小时为计算单位。

2、经公司批准员工可以休不带薪事假,但一年至多不可超过十个工作日;超过5天的事假一周提出;如果员工事假超过公司规定最大期限以至于影响到公司正常工作公司将视其自动离职。

3、法律分析:一年请事假20天以上不享有带薪年假。劳动法没有规定企业职工可以请多久时间事假。

小伙伴们,上文介绍劳动法律条例的内容,你了解清楚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任何问题可以给我留言,让我们下期再见吧。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