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写作网

工伤保险条例解读的简单介绍

各位朋友,大家好!小编整理了有关工伤保险条例解读的解答,顺便拓展几个相关知识点,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我们现在开始阅读吧!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什么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答案】:A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的规定可知,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因机动车事故受到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解读的简单介绍-图1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函[2004]256号)第二条规定: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3、你好,根据我国《工伤管理条例》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上下班途中骑自行车自己撞到大树受伤,不符合条例规定的工伤认定情形。

4、(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伤保险条例》详细解读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工伤保险条例解读的简单介绍-图2

【旧规定】2003年4月27日发布的《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工伤保险赔偿条例《工伤保险赔偿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1982年修正)第四十四条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它是工伤保险制度的基础性法规,规定了工伤保险的赔偿标准、赔偿范围、赔偿方式等。

工伤保险条例解释解读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了认定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具体条件。

《工伤保险赔偿条例》于1988年6月1日施行,由国务院保险行政部门负责解释。根据《工伤保险赔偿条例》,工伤保险赔偿分为工伤医疗费用赔偿、工伤津贴赔偿和工伤残疾赔偿三类。

工伤保险条例解读的简单介绍-图3

《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第六十四条 本条例所称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解读 工伤保险,是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解读:《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款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该认定为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全文及解读

1、工伤保险赔偿条例《工伤保险赔偿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1982年修正)第四十四条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它是工伤保险制度的基础性法规,规定了工伤保险的赔偿标准、赔偿范围、赔偿方式等。

2、工伤保险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人单位依法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

3、符合《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17号)规定新发生的费用(不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4、工伤保险条例全文及解读 篇1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工伤保险条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因为它关系到工商的一些赔偿问题,这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但是实际上很多普通老百姓对于最新工伤保险条例并不是特别了解,是需要进行释义的。

5、《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6、浙江省工伤赔偿标准又称浙江省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是指浙江省内的工伤职工、工亡职工亲属依法应当享受的赔偿项目和标准。

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

1、法律分析:(1)无责任补偿原则,又称无过失补偿原则;(2)风险分担、互助互济原则;(3)个人不缴费原则;(4)区别因工和非因工原则;(5)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原则;(6)集中管理原则;(7)一次性补偿与长期补偿相结合。

2、强制实行原则。以国家立法强制实施,使所有用工单位,不分所有制形式,不分用工形式一律参保,按月向社保机构缴纳工伤保险费。保险与经济补偿相结合的原则。

3、工伤保险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工伤保险不同于养老保险等险种。

什么情况下视同工伤死亡

【法律分析】因工死亡包括以下情况: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中毒直接导致死亡。工伤或职业病停工留薪期间死亡。

在工作岗位上突发与工作无关并没有导致立即死亡的疾病,但是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为工伤。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法律分析: 突发疾病死亡算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48小时”的规定,针对的是因自身疾病的情形,而非工作直接造成的。

以上内容就是解答有关工伤保险条例解读的详细内容了,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为您解决一些疑惑,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反馈,谢谢阅读。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