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小编整理了有关户口簿条例的解答,顺便拓展几个相关知识点,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我们现在开始阅读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颁布时间
1、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1958年1月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十一次会议通过,1958年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公布,1958年1月9日起施行。
2、为1958年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1958年1月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十一次会议通过,1958年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公布,1958年1月9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十一次会议通过)(1958年1月9日)第一条 为了维持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权利和利益,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制定本条例。
户籍法2021年新规定
第二条 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我国出台了专门的规定对于户口管理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对户口登记、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1958 年以前,中国没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人们可以自由迁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法》规定,户籍迁移需要遵守一定的程序和条件,包括但不限于申请、审批、注销等。离婚后,若双方都同意迁出户籍所在地,可以通过到原户籍地派出所或者新户籍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迁移。
我国的户口制度是什么?
1、法律分析:户籍制度是指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中国历史上的户籍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家族、宗族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
2、法律分析:户籍制度,也就是户口制度,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制度,是指通过各级权力机构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
3、常住户籍是我国根据户籍制度所确定的一种称呼,原则上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进行生活,如果离开应当进行户口迁移,其目的是方便统计人口和管理,在法律上也作为诉讼管辖的依据。
4、户籍制度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登记制度;一是管理制度。户籍登记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迁移管理条例
迁移户口新政策:迁入条件:政府规定了哪些人可以迁入户口,通常包括本地居民、外地居民、流动人口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 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
按照户籍管理规定,小孩的户口可以随父或随母,属于直系亲属之间的迁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
派出所将材料报公安分局;等候分局、市局的验证或调查复核通知;收到批准通知后到市局人口管理处办理手续。综上所述,户口迁移不是随便可以迁移的,需要一定的条件。
户主户口迁出了,户口簿成员怎么处理
户主对居民户口簿应妥善保管,严禁私自涂改、转让、出借。如有遗失,须立即报告户口登记机关。居民户口簿登记权属于户口登记机关,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簿上作任何记载。
法律分析:户主不给户口本的成员使用户口本可以到户籍科补办户口簿。
当事人可以持原户口簿和法院的判决书或调解书,到当地公安派出所办理分户或迁转手续。 公安派出所应当依据法院的判决或调解书,按照分户、立户的规定予以办理。
户主户口迁出了,户口簿里只要还有其他成员,可以指定其中应成员做新户主。户口登记的内容需要变更或者更正的时候,由户主或者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户口登记机关审查属实后予以变更或者更正。
原来的户主那一页现在因为已经迁出,就需要再选一个户主,在户口成员中选择,比如父母没有迁出的一方,长子,长女。
迁出户口申报材料如下:原户主注销户口或者迁出户口的证明,或者产权所有人书面申请(2人以上拥有产权的,应当经全部的房屋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协商一致);原户主、新户主的居民身份证、居民户口簿;其他相关证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户口本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