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写作网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解释

朋友们,你们知道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解释这个问题吗?如果不了解该问题的话,小编将详细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安徽省劳动保障监察办法

1、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解释-图1

2、劳动保障监察的形式内容劳动保障监察是劳动保障行政机关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并对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的行政执法活动。

3、法律主观:能够拨打12021投诉有关劳动纷争的事项,12021是全国统一的劳动行政部门询问投诉电话,大多数地区是24小时人工服务。如需区县劳动行政部门电话,需要拨打114进一步询问。

4、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拨打12333进行投诉举报,也可以向当地 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工资。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该单位。

5、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显示,安徽幼儿园不给休育儿假的处理办法: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他们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保障相应假期待遇。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解释-图2

6、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有关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工作。

劳动监察的处理程序是什么

1、劳动监察大队受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接受举报或投诉、调查核实、处理决定、执行与监督。首先,劳动监察大队会接受来自员工或企业的举报或投诉。这些举报或投诉可以通过电话、邮件、信函或亲自到访等方式提交。

2、劳动监察的程序是怎样的(一)登记立案。对发现的违法行为,经过审查,认为有违法事实、需要依法追究的,应当登记立案。(二)调查取证。对已立案的案件,应当及时组织调查取证。(三)处理。

3、法律主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实施行政处罚的具体流程:登记立案:发现用人单位有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行为,并经过审查由劳动监察机构确认有违法事实的,应当登记立案。调查取证。处理。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解释-图3

4、法律主观:受理流程为: 当事人投诉或举报; 填写登记表; 提交证据材料; 劳动监察大队进行调查; 调查完成后,作出决定; 将处理处罚决定送达被举报(投诉)单位。

5、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程序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采取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和年度审查等方式。

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责

负责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管理工作,依法查处和纠正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行为,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负责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的审理工作,加强执法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系统健康运行。

、负责报送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信访等情况报表;1对劳动保障监察员进行培训和监督;1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勤政廉洁,保守秘密;1完成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和上级布置的其他工作。

(五)检查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对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签订劳动合同、非法使用童工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六)综合执法局赋予的其他监察职责。

各位小伙伴们,我刚刚为大家分享了有关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解释的知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需要解决,欢迎随时提出哦!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